胡新榮:立德樹人 做好學生的引路人-武漢紡織大學-k8凯发国际與人工智能學院

k8凯发国际

胡新榮:立德樹人 做好學生的引路人

來源:學通社 作者:許然然 張可編輯人:崔佳發稿時間:2021-06-23瀏覽次數:

胡新榮,數學與k8凯发国际學院副院長,入職20年,她始終把教書育人放在第一位置,致力於傳道授業解惑,探尋着人才培養、科研創新的大智慧,完美地詮釋了人類靈魂工程師的崇高形象。

科學教學 教研互促

胡新榮始終堅持 「人才培養是大學的中心任務」這一基本理念,在工作中關注學生和老師的進步與發展,既關注教學效益,又不簡單地把「效益」理解為「花最少的時間教最多的內容」,而是根據學生的情況制定最優方案,讓他們的能力得到最大的提升。著名的教育家沃德說過:「平庸的教師傳達知識;水平一般的教師解釋知識:好的教師演示知識;偉大的教師鼓勵學生去學習知識」,與其死板地向學生灌輸知識,不如教會他們自己去探索去學習,這才是長久之計。

「教學促進科研,科研反哺教學」,長久以來,胡新榮老師堅持這一理念,將科研項目引入人才培養,促進教學與科研的良性循環。在科研中,培養學生的能力與思維方式,彌補現代教學「知識被條塊切割、學習能力訓練不被重視、學生創新能力被無形壓制」的弊端。

藝術教學 言傳身教

為人師者,立德樹人。所謂「德」,胡新榮老師認為這是一種做人做事的原則和準則。「學高為師,德高為范」,她要求學生要陽光正直,有擔當;做事則要秉承一種踏實認真的敬業精神,並保持一顆敬畏之心,虛懷若谷則氣象不凡。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教師們只有嚴格要求自己,加強自身的修養,才能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感染和影響學生。

作為一名教師要有人情味,要有責任心和愛心。教師主動激發孩子們的求學欲望,並且運用溫和的、循循善誘的方法,用仁慈的情操與言語吸引學生,而不是用粗魯的辦法使學生疏遠教師。教師和學生的融洽關係對增進教學質量有很大的幫助。「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作為高校教師,對待學生既要有奉獻愛心的素質,又要有實踐愛心的能力;既要有振聾發聵的批評,又要有春風化雨的讚賞;既能當學生的良師益友,又能做他們的啟蒙領航人。正因為時刻秉承這樣的教育理念,她才會多次主動要求擔任班主任,關心學生的學業和身心健康以及將來的就業和深造,積極為他們的未來出謀劃策。

眼光長遠 注重發展

胡新榮老師認為,作為一名教師,有責任去引導學生往更好的方向發展,這其中的關鍵是重點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而第二課堂就是完成這項工作的重要途徑。第二課堂教學對創造性思維培養具有重要意義,它是第一課堂教育的延續和發展。第二課堂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智力和非智力素質,而且還給學生提供了創造性思維充分發展的空間並具有及時性、廣泛性和自主性特點。

因此,無論工作多麼繁忙,她一直堅持指導學生參加專業學科競賽,組織學生開展第二課堂活動並且利用休息時間指導學生參加國家級、省級及校級等各種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十幾項,並獲得湖北省挑戰杯銅獎、「互聯網+」等多個獎項,不僅很多學生都從中得到了鍛煉,她的科研項目也有了很大的進展。

「唯有化作甜雨並紮根於沃壤之中,才能給世界創造芬芳。」教育是良心工程,胡新榮時刻提醒自己,任何時候都該歸為零,腳踏實地,執根於工作。她說:「我一直認為教師是我熱愛並珍惜着的工作。我很感謝自己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我會不斷學習充實自己,將教學工作做得更好。」(學通社記者許然然 張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