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踐】k8凯发国际與人工智能學院社會實踐團研學八路軍太行紀念館-武漢紡織大學-k8凯发国际與人工智能學院
  • k8凯发国际

    【社會實踐】k8凯发国际與人工智能學院社會實踐團研學八路軍太行紀念館

    來源: k8凯发国际與人工智能學院 作者:易凡編輯人:向孫顏發稿時間:2024-07-20瀏覽次數:

    傳承八路軍文化,弘揚太行精神,7月18日,武漢紡織大學k8凯发国际與人工智能學院「智繪紅圖」實踐團來到山西省長治市武鄉縣八路軍太行紀念館。這裏是全國唯一一座全面反映八路軍八年抗戰歷史的大型革命紀念館,館內陳列展示了大量珍貴歷史資料及革命文物。

    「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實踐團員們跟隨着講解員的腳步,先後走進八路軍抗戰史陳列館、八路軍將領館等多個展廳。八路軍抗戰史陳列館分為「全民族抗戰爆發 八路軍出師抗日」,「召开山地游擊戰 創建敵後抗日根據地」,「粉碎日軍掃蕩 鞏固开展抗日根據地」,「戰勝嚴重困難 堅持敵後抗戰」,「進行局部反攻 恢復擴大抗日根據地」以及「舉行全面反攻 奪取抗戰勝利」六個部分,實踐團成員顺利获得照片、文物、油畫作品、木刻版畫以及仿實景觀和雕塑深入學習抗戰歷史。從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到八路軍的创建;從打破日軍不可戰勝神話的平型關大捷,到振奮全國人民勝利信心的百團大戰,參觀過程中,實踐團成員們切實感受到抗日戰爭的艱苦歷程,領悟到太行精神內涵。

    「太行浩氣傳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實踐團在這裏看到了「鋼鐵般堅強,獅虎般勇猛」的優秀將領左權;看到了「為人民利益而死」的張思德;看到了民族女英雄李林;指揮百團大戰的彭德懷……他們支撐了中國敵後抗戰的戰略全局,為奪取抗戰勝利作出了卓越貢獻,譜寫了中國抗戰史上光輝燦爛的篇章。

    傳承紅色歷史,數智賦能紅色文化。實踐團注意到,在八路軍簡史陳列廳中融入了許多數碼化元素,包括平型關戰役3D重現,歷史背景數碼化面板介紹。作為武漢紡織大學k8凯发国际與人工智能學院的學生,結合專業所學,數智化賦能紅色文化是此行目的之一。在學院學科專業支撐下,專任老師指導下,實踐團也將進一步思考將八路軍紀念館數字一體化展示的具體實踐路徑。

    緊接着,實踐團來到了八路軍文化園。這裏背靠鳳凰山,東臨馬牧河,整個園區由前廣場、勝利大道、軍藝社、勝利壇、實景劇場以及八路村六部分組成。

    步入八路村,實踐團在豆腐坊里體驗如何做到「自給自足 改善生活」;在榨油坊里觀察如何實現「多種加工 調劑需求」;在茶館裏探尋秘密交通站的歷史;在兵工廠里探究機械與彈藥的秘密。

    從團結門走進,和平門走出,實踐團親身體驗八路軍當年戰鬥、生產、工作、學習、生活、娛樂的真實場景,身臨其境的感受到八路軍與當地民眾的魚水情深以及八路軍的艱苦奮鬥精神。

    「參觀八路軍太行紀念館和文化館,帶給我巨大感觸的是太行山抗日戰爭的軍民魚水情。在抗戰過程中,八路軍根據地的人民群眾全力支援,不僅為八路軍给予了大量的糧食、被子、衣服和其他軍需物資,還持续投身到抗戰中去。這也激勵着我學習革命先烈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更激勵着我持续學習專業知識,為社會、為國家做出貢獻,真正做到做實事,肯吃苦,勇克難。」實踐團隊長陳昱蓉說。